穿过田垄,跑过原野,风轻轻地吹,晨光熹微。“刘书记跑步呀,早晨!”新栽的早稻一片青绿,田里的农妇摆手问候,满面笑容。
“刘书记”是东莞常平镇驻南雄坪岗村第一书记刘英。坪岗村的每户贫困户,都认得这位喜爱晨跑的女书记。他们都知道,只要刘英书记在,他们生产和收集的土货山货都不用担心销路,因为刘英书记可是出名能“带货”的——刘英的私车长年往来于广东东莞与南雄之间,既是上班的“通勤车”,也是带货的“物流车”。疫情袭来时,车里载来的是爱心人士捐赠给村里的口罩、消毒水、洗手液;回东莞的时候,车里堆满的则是她帮农户销售的鸡蛋、板鸭、大米、香菇……
卖土产挣回贫困户汗水钱
每天早晨,换上运动装,从宿舍出发,沿村道蜿蜒向北,这是刘英熟悉的晨跑线路,她辨得清路边农田里每一个早出的身影。“早晨,刘书记!”50多岁的林应清直起身打招呼,刘英停步,“没去卖菜?”“早晚冷,我怕种子受凉长不好,”林应清边忙活边说,“要长得好,您才好卖!”林应清和妻子一人抓一头,把长方形的塑料膜平铺在田面,就像是给地里的花生种子盖了一床薄被。
刘英(中)来到田里时,林应清夫妇正在花生地里忙碌。
林应清是坪岗村的贫困户,这个位于韶关南雄城郊的村落,总户数442户,其中36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坪岗村地势平坦,种植产业却非常单一,除了水稻、花生和青菜,耕地里难见它物。林应清和祖辈一样勤劳,但附加值极低的农作物无法给他带来丰厚收入,尤其是老母亲瘫痪在床后,他的日子雪上加霜,步步艰难。直到2016年,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林家的日子才逐渐有了起色。
2019年是林应清打翻身仗的一年。当年5月,刘英来到坪岗出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不久,她就发现村里的农产品普遍滞销,尤其是贫困户,早出晚归辛苦数月,收回的稻谷要么低价售卖,要么就冒风险囤积,遭遇阴雨天气损失极大。“不能变现就没有收益,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刘英与村两委干部很快达成一致,一定要将坪岗村的产品卖出去,把贫困户的汗水钱挣回来!
刘英从最“笨”最“原始”的方法开始,先在熟人圈兜售。让她振奋的是,微信朋友圈的同事、好友、邻居都鼎力相助,订单一张张飘到坪岗,落到贫困户的田间地头。林应清乐得合不拢嘴,“花生清空了,晚稻卖光了,就连年前攒的几十个鸡蛋,也被刘书记抱上小车捎走了”。
回东莞的私车“坐”满农产品
1月22日,大年二十八。刘英暂时结束坪岗村的工作,捎带着一车“年货”回东莞。
“鸡蛋、板鸭、大米、香菇……后备箱塞满不算,车里其他四个位置上,也都‘坐’满农产品。”刘英回忆说,车里光是大米就超过800斤,打包怕占地方,全装在大袋子里,结果就是她被稻米和鸡蛋“框定”在司机位。“在服务区,车门一开就有人探头往里看。高速路出口,车窗摇下来,收费的小妹妹一脸惊愕,我只能尬笑……”
在高速路上跑了整整6个小时,刘英总算将这批价值1万多元的“年货”运回东莞。她不顾劳累连夜分包大米,节前便将农产品交付“客户”,“都是朋友圈的好友,他们用行动帮助贫困户增收”。
看过春耕情况,刘英回到办公室查阅文件。
不包括年前捎货,从2月8日至23日短短15天,刘英就为村里的农户卖出总价超过4万元的大米、芥菜、鸡鸭和鸡蛋。坪岗村最大的“客户”是刘英联系到的爱心企业美信堂,得知疫情防控期间有农家米滞销,该企业负责人黄彩云女士再下订单,包销3000斤库存,“每一张订单背后,都是满满的爱!”刘英心怀感恩。
通畅的销售提振了贫困户的种养热情,春耕时节,他们荷锄挑担,落力播种。“这里先种5亩花生,下半年种10亩水稻,还要请刘书记您帮忙卖呢!”贫困户吴道东夫妇也在地里忙碌,他跟刘英说,家里还养了50只鸡,今年的收成一定比去年高。“只要勤劳肯干,一定能脱贫致富。”刘英笑着鼓励。
为梦想两次请战才入南雄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现在坪岗村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有信心让脱贫攻坚任务圆满收官。”刘英说。
疫情考验下的2020年春节,也是刘英工作后经历的最短假期。大年初三,已回到桂林老家陪父母过年的她急返东莞,加入常平镇防疫防控志愿者队伍,每天在镇汽车站检测点“全副武装”站足8个钟,为过往人员测体温、做登记。
3岁的女儿很黏妈妈,“你说过年要陪我,现在又跑!”孩子不肯她走,抱怨妈妈“说话不算数”,刘英也会心软,却不会停步,“舍小家,是为了保大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驻村第一书记,防控疫情责无旁贷,必须冲锋在前!”
刘英(右)在村路口值守防控疫情。
其实,为了实现来南雄扶贫的愿望,刘英先后两次请战。第一次是在2019年4月,那时女儿刚刚咿呀学语,“我对女儿也是万般不舍,但回到南雄澜河镇,帮助这里的亲人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我的梦想。”在澜河镇出生的刘英说。因为是女同志,且孩子太小,第一次请战未获批准,“我不服气,再次向组织表明决心,提出第二次申请,这才来到坪岗”。
驻村以来,刘英与女儿聚少离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女儿对她的爱,“妈妈,你今晚能回来吗?11点回来行吗?”稚嫩的孩子每晚都会打电话问同样的话,电话这一端的刘英用尽托辞,有时会眼眶发热,“亏欠孩子很多,等我回去,一定要好好陪她”。
编辑:杨味 审编:木易
政 府 | | ||
---|---|---|
媒 体 | | ||
公益品牌 | | ||
合作伙伴 | | ||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