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报纸 >
有“文艺范”,更有“真功夫” 看宁海赋能乡村振兴新招式
时间:2021-07-09 10:22:02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admin
摘要:
宁海功夫奶奶正在表演武术。功夫奶奶出山,是为给宁海县大佳何镇涨坑村的乡村武林大会代言。而近日,宁海汶溪翠谷沿线正在筹建艺术谷的6个村庄,也启动了总投资1亿多元的民宿集聚区、奥莱度假旅游街区等一系列项

宁海“功夫奶奶”正在表演武术。

“功夫奶奶”出山,是为给宁海县大佳何镇涨坑村的乡村“武林大会”代言。而近日,宁海汶溪翠谷沿线正在筹建“艺术谷”的6个村庄,也启动了总投资1亿多元的民宿集聚区、奥莱度假旅游街区等一系列项目……

产业动态频频,是众多艺术村投石问路的转型之举。2019年4月起,宁海在全省率先启动“艺术振兴乡村行动”,通过艺术家驻村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共建的内生活力,至今已有14个乡镇的19个村进行了艺术改造。几年过去,当原有的乡村文化被充分挖掘,变靓的村庄如何聚集更多资源要素?丰富多元的乡村业态,如何通过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记者走村入户,探寻山野里乡村发展的“真功夫”。

有招式

乡村产业找到“主心骨”

见到大佳何镇石门村村民袁祖忠时,他正将十多根劈好的竹条,排成灯罩的平面雏形。一旁精巧的竹制灯罩、仿古“美孚灯”、竹制小鸟玩具等都是他的原创作品。“看,‘美孚灯’可是上世纪80年代家家必备的,我用竹子编出来,不少游客都看中了。”从普通村民到远近闻名的竹作“农民艺术家”,袁祖忠的竹文创生意从一场“艺术实验”开始。

今年3月,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及其团队带着艺术振兴乡村的课题来到石门村:一个不大不小、经营性收入一般的村庄,能否摒弃千篇一律的招标方案和外来施工队打造的传统乡建模式,靠赋能村民,做出一些改变?

石门村山上遍地是毛竹。“竹子做的生活小品环保耐用,原色简约的风格符合年轻人追求的‘小清新’。”教授带来了新创意,袁祖忠等人认识到,原来一根精雕的竹片、竹茶垫都可以卖个好价钱。“我自己设计、画图,先用包箱带做了个样品,再用竹子照着样子试做起来。”不断摸索尝试,短短半个多月时间,袁祖忠创作了近十款竹制品。而在74岁的村民袁德品手中,44根细竹条、24根宽竹条,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做出一个罩剩菜的“羹罩”,定价250元也不愁卖。

村民忙活的同时,石门村的角角落落也因艺术改造发生巨大的变化。10多个艺术节点,让各家庭院和村道焕然一新,昔日宁静的小山村成了“不夜村”,周末游客不断。内生动力被激发,自由生长的小村,处处可见以家庭为单位的产业“盆景”。这些家庭产业在更早走上设计之路的葛家村更为明显:村民葛品高的乡村酒吧、叶仙绒的家庭美术馆、葛崇永的大伯扫帚店……改造一年后,葛家村就有3万人次游客涌入,带动村里11家农家乐、26家乡村民宿累计收入上百万元,民宿收入同比增长3倍。

零散的小产业能富一家,却难富一村,艺术转化带来的初阶乡村游,迅速遇到了容量的“天花板”,小村的产业后劲何在?如何串起产业链,实现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钱景”的跨越?宁海艺术村急于找到整村产业发展的“主心骨”。

葛家村航拍图

另一边,一路“围观”乡村成长的商业资本,也在评估艺术村商业变现的可能性。近几个月,浙江益马当鲜贸易有限公司多次派出团队到宁海乡村考察。最终,公司总经理叶成龙看中了葛家村成熟的开发条件:艺术打开村门,让百姓有了更加开放的心态。已经历过的一轮商业洗礼,也弥补了部分农民商业意识不足的问题。“艺术改变乡村,艺术不是核心,乡村才是核心。一个‘向外打开’的村庄,旅游业仅仅是众多业态的一角,还有许多融合形式值得开发。”

眼下,新上马的项目正是针对村里发愁的产业化问题。在艺术化改造基础上,这里计划打造智慧认养数字化农业项目。由村里集中流转土地,建立共享农场,实现线上租赁、农作物认养及农业物联网布局。村集体占股40%,不仅能享受分红,还为村民创造充分的就业岗位。借助各家现有的村民艺术品牌,被设计包装过的农产品,将变身时尚的手办纪念品和高端商务礼品;散落在村民家的“艺术工坊”也将统一管理派单,企业计划在村里建设运营工作室,借助公共平台,把稳定客源引流到村民家。

艺术“加持”下,乡村价值的“微笑曲线”不断向上攀升,这让想再“蹦一蹦”的艺术村们,摘到产业升级的果实。

有套路

整村IP化带来“大流量”

如果说葛家村是宁海乡村建设的“开拓者”,那么此后不断涌现的“后起之秀”便是乡建模式迭代升级的“探索者”。与先前的“自由生长”模式相比,眼下,更多村落在乡村建设规划之初,便把产业列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英雄来自何方,请自报家门!”“我们侠义俱乐部的咏春拳,要挑战涨坑小洪拳!”6月12日,一场汇集了500多人的乡村武林大会,在宁海县大佳何镇涨坑村拉开帷幕。村民自己动手搭建的“武林擂台”上,各路高手纷纷上台“攻擂”,几番对决,酣畅淋漓。此前,他们通过网络和线下走访广发“英雄帖”,走红网络的张和仙也被邀请“重出江湖”。

涨坑村村民正在打造“侠客行”节点。

涨坑村是名副其实的武术村,几乎家家舞狮习拳。但在此之前,武术只是村民强身健体的传统爱好,从未有人想过一个“武”字还能成为村庄发展的生产力。今年5月26日,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庆军带着团队走进涨坑,在深入了解村庄情况后,“功夫涨坑”的概念在他脑中逐渐成形。“500多年历史的小洪拳、垒地狮武术文化与村民的传统手艺相结合,可以运用到村庄改造提升、产业植入等各个环节。”

在乡建团队的指导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江湖揭开面纱:原本在家带孙子的64岁村民赖芬香,舞起15年前练过的木兰剑,与老伴儿一起设计兵器模型,“万妙山庄手作兵器库”在自家挂牌开张;69岁的林君华以村民为“模特”,拍下几百张武功招数,创作一系列小洪拳功夫玩偶,往竹筒一藏,便成了年轻人喜爱的乡村“功夫盲盒”;村民林单英把自家饭店改成村里第一家武侠风酒家,“排山倒海”“易筋经”等独特菜名,被不少食客翻牌。不到10天,“功夫涨坑”IP化的痕迹遍布小村。

“单纯的艺术改造乡村,在后期容易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朝着‘整村IP化’打造。” 陈庆军说,与以往的乡村“顾问”不同,一开始团队便是带着“产业植入艺术”的目标而来。

这张精准又完成度极高的蓝图,马上吸引了商业资本的关注。早在“武林大会”筹办之时,就有5位本地企业家前来考察。“我们几家都是做户外体育用品的,与涨坑村提倡的功夫中国、全民健身等主题非常契合。”郭海涛经营着一家户外炊具用品公司,在他看来,乡村是他们产品营销的新蓝海。他设想,自家产品可以包装成功夫IP的代言款,新品发布会甚至可以开进田间地头。宁海县户外用品产业发达,特色产业如果能与乡村振兴无缝链接,涨坑村就是极具潜力的乡村大秀场。

筑巢引凤,整村规模化经营的涨坑村,大大缩短了乡村的“产业孵化期”,跑出了乡村建设的加速度。而10公里外,同样以产业为先的强蛟镇骆家坑村,则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产业与设计并行的路径。

骆家坑村坐山面海,村庄地形错落有致,早在艺术家进村之前,村里就有着明确目标,利用山海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但如何在一众乡村中脱颖而出?前来考察的吴立行给出建议,打造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生态美学生活基地”。

确定了清新、轻盈的打造方向。一个个村庄节点被筛选出,上百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可观海景望星空;穿村的泥路被改成充满野趣的景观道;退宅还耕的梯田改成花海。至此,骆家坑延续了葛家和涨坑一贯的“艺术家+村民”的乡建路径。

但真正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是那点不同。“我们引入了本地设计师,并让他们成为乡村产业引流的重要角色。”强蛟镇党委委员王银宁说,骆家坑在艺术家和村民之间,加入了“本地乡建专家”这一角色。一方面,他们充当黏合剂,更好地将外来艺术家的设计语言转化为实际落地项目;另一方面,他们本身带有流量,能在乡村建设之初就把产业植入与村庄设计相融合。

有着“花姐”之称的中国插花花艺高级讲师潘晓燕,将自己的大师工作室搬入乡村。在她的设计下,面海的山坡被种上了10余种品类的绣球花。小清新的绣球既可观赏拍照,又能作为工作室插花、花艺的原料。依托她原有的花艺资源优势,工作室每周都举办培训课程,大量游客被引流入村。在花姐带领下,村中赋闲的妇女成了“巧娘”,学手艺、学经营,让乡村发展有了后备“主理人”。

造景、引流、赋能。从外来乡建专家,到本地专家,再到农民艺术家。目标明确的骆家坑另辟蹊径,走出了适合自己的本地化、资源化之路。

有秘籍

乡村文化自信

推动治理新生态

葛家村村民袁小仙(右)制作的玩偶、布包

“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栽树工程’,送艺术进乡村则是一项‘种子工程’。”在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活动开始之初,宁海县委书记林坚的论述在今天被验证。深入各村,焕然一新的村貌、活态重现的传统工艺、丰富的产业形态、随处可见的村民自发创造……一批批“种子”已经发芽开花。

文化赋能的乡村建设带来了乡村能量的聚合。这一点从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庄全新的治理生态上可见一斑。

采访期间,我们赶上了一场特殊的颁奖典礼。十几位来自各村的“农民艺术家”上台,被一众名校教授和专家授予“艺术振兴乡村讲师团讲师”称号,并颁发“乡村振兴业态培育补助”。每个村民都挺胸抬头,笑容中自信盖过了腼腆。如今,他们已习惯被访客和游人称作“老师”。有想法,有意愿,更有手艺,在现代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乡土文化的自信在这里得以寻回。

更明显的变化是村民公共服务意识的提升。传统的农村劳动由利益来驱动,而现在,人们敞开家门,把私人空间无偿转化为美术馆、艺术馆等共享空间。“淳朴的民风和凝聚力回来了,村民有了更多的团体性和组织性,乡村治理生态发生了很大改善。”陈庆军认为,村民不断提升的服务精神已成为村庄自治、德治的重要部分。

在人与人“组织化”的基础上,村与村的“集团化”发展也已被提上日程。宁海人希望将乡建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一山一岙,通过更多美丽乡村的串联和并联,推动以文化为基底的乡村产业走向集群化发展。

在葛家村、涨坑村所在的大佳何镇,一个名为“大佳何乡村艺术谷”的乡村集群即将揭开面纱。依托原有的开发基础,地域更广的艺术谷将更加注重协调各村的错位发展,形成多功能聚落的产业基地。区别于大佳何镇的乡土特色,桥头胡街道的汶溪艺术谷更注重营造时尚的文旅生态。汶溪穿越6个村庄入海,滋养着居住在溪流两岸的数千村民。当地充分挖掘“汶溪翠谷”沿线特色,引进望山生活、小样的花园等文旅项目,形成了以“艺术+”为新发展的文旅产业生态。

单一的乡村民宿产业随着艺术谷的建立提档升级。谷内“碧水涟涟似桃源”的双林村有民宿43家,去年民宿等经营收入突破2500万元。但随着游客消费水平日益增长,1.0版的民宿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县文广旅游局牵头下,当地确定了“品牌引领、艺术赋能、一体推进”的改革思路,依托“宁宿”品牌,打造“宁宿·双林”子品牌,提升民宿集聚区竞争力,以品牌化发展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

而为了促进艺术乡建可持续性,校地合作的经典模式被延续了下来。汶溪艺术谷与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名师工作室”。同时,还与中国美院签订横向课题合同,打造社会美育实践基地,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打开村门看世界。乡建“后时代”的大门正在开启。(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海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益语  审编:xjl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