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电视 >
12.5国际志愿者日 |西安:人与山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4-12-23 15:09:27 来源: 西安日报   作者:徐豪
摘要:
志愿者通过垃圾兑换鼓励游客将垃圾带出秦岭初冬的秦岭,美的不只是雪景,还有静默中孕育的生机,厚重又灵动。这份四季轮转的美,是西安人的自豪。生活在秦岭的庇佑下,西安人也从来不曾忘记感恩、回报、保护这片

志愿者通过“垃圾兑换”鼓励游客将垃圾带出秦岭

初冬的秦岭,美的不只是雪景,还有静默中孕育的生机,厚重又灵动。

这份四季轮转的美,是西安人的自豪。生活在秦岭的庇佑下,西安人也从来不曾忘记感恩、回报、保护这片生命家园。

因为爱,所以在。从孩童到老人,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西安民间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关注秦岭、走进秦岭、守护秦岭,与我们的“父亲山”“双向奔赴”。

守护 从了解开始

真实地记录是保护秦岭的基础。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体力行,用脚步丈量,用笔尖记录,巍巍秦岭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作业。

从 2001年成立之初,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以下简称“互助网络”)就一直致力于“真实记录秦岭的生态环境”,与秦岭建立更深层次的链接。

“当时,互助网络聚集了全省40多家大学环保社团上千名大学生志愿者。每年暑假,我们都会组织开展秦岭保育项目。”互助网络工作人员王雨峰说:“从报名、选拔到入营、拉练,我们以尽可能专业的方式组织每一个项目,也邀请老师、专家和媒体代表参加,后期将发现的问题提供给相关部门以供参考,并通过项目高校宣讲会和媒体宣传扩大影响。”

2008年,20名成员历时14天穿越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废弃公路对野生大熊猫主要食物箭竹生长的影响。

那是一个酷夏,成员们需要背着很沉的帐篷睡袋,攀爬、记录、拍摄。白天,大家越爬越高,抹一下脸就是一层盐粒,晚上,大家就举着手电筒一起开会,分享总结一天的观察记录。就这样,经历了半个月的风餐露宿,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秦岭隧道区域生物走廊及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状况》。

多年来,互助网络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他们的考察调研成果多次荣获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奖项。

2005年,他们走进秦岭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在湑水河调查秦岭大鲵生存状况;2007年,在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调研;2009年,经厚畛子镇-太白山南线-老县城,绘制出当地的生态绿地图;2011年,关注岚河、黑河流域生态……

记录秦岭生态的责任薪火相传。

2023年一入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生雷竞尧就接过了学长的接力棒,成为了补天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今年暑期,我们组建了‘秦岭绿盾 微塑探秘’调研团队,在高冠峪景区开展了水质采样与分析活动,在网络上积极传播微塑料相关知识,呼吁大家都来保护秦岭水源。”雷竞尧说。

和网格员一起巡山,预防森林火灾;和秦保人员一同巡河,杜绝污水偷排。雷竞尧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来与秦岭“亲近”,他说:“守护秦岭的前提是了解,只有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面貌,才能有针对性地保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

发展 是核心逻辑

守护秦岭,要从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改变做起。

“大家快来看呀,我这里的童话书又好又便宜。”今年初冬的一个下午,莲湖区红光路小学校园的跳蚤市场上,“小老板们”正在卖力地摆摊吆喝,挣得的爱心款将捐给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用来购买树苗,开展“换树1+1,美丽秦岭行动”。

这是一个城乡联动、多方参与的公益活动。该协会秘书长郑卫钢告诉记者,所购树苗分为生态苗和经济苗两种。每年植树节前夕,就会组织来自全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在秦岭北麓或渭河沿岸种植油松、樟子松等生态林。柿子、核桃、樱桃、李子树等经济苗则被运到秦岭深山,送到村民手中,所有经济收益归村民所有。

生态保护好了,经济才能发展得好;经济上去了,生态保护的意识才能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升级,才是切中了秦岭生态保护的脉搏。

截至2024年10月,该协会共举办“绿色跳蚤市场”活动78场,共计8.4万人次参加,捐赠废品义卖款项80.9万元;动员8260余名志愿者在秦岭北麓荒坡、引汉济渭水源地等秦岭山区开展植树活动15场次,换植樟子松、油松、核桃树等植株8.14万株。

志愿者们还用多种方式助推沿山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启动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倡导有机堆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水源地等多种公益行动,其核心都在于让农民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中获得经济利益,继而产生深刻认同。

热爱 才能一直坚守

“发自心底的爱才是根本的动力。如果你告诉一个人不要攀折花草,他可能不会遵守,但如果这个人真正意识到花草的美好,就不会再舍得将它摘下枝头。因此,让更多人爱上秦岭,才能更好守护秦岭。” 西安市青益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张昕说。

“小朋友们知道秦岭里有哪些动植物么?”“我知道,有熊猫和金丝猴!”在西电附小“秦岭生态童话”趣味环境教育课上,孩子们争相抢答。“我们专门为孩子们制作了《美丽秦岭》趣味口袋书,制作了‘秦岭四宝’的卡通形象,通过秦岭乐园、保护秦岭、绿色生活、生态城市等章节,告诉孩子们保护秦岭的重要性。”张昕告诉记者,趣味环境教育课开课三年多,覆盖了300多个班级1万余名青少年。

“大家仔细闻闻,有没有花香?猜猜是什么花?”“摸摸离你最近的叶子,它是什么形状?摸上去什么感觉?”为了让孩子们对秦岭有最真实的感受,志愿者还在山里为孩子讲述每一朵花每一棵草的故事。

越接触秦岭,才会更加爱秦岭。由“我爱”激发出来的“我在”,让很多孩子都成为了保护秦岭的一分子,他们的“小手”牵起父母长辈的“大手”,一起进山植树、捡拾垃圾,号召更多人守护绿水青山。

探索 “有意思”更有“有意义”

怎么能让保护秦岭的意识更加广泛、深入,让更多人以更多途径和方式,共同守护一座山?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探索更多“有意思”还“有意义”的方式。

曾多年参与秦岭保育项目的志愿者杨涛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探索、分享“爱山”新形式“捡秋”,把从秦岭捡拾的秋叶做成皇冠、相框画等进行二次创作。“秦岭脚下的农家乐、民宿可以增设‘自然寻宝’体验项目,游客在山里捡的落叶、矿泉水瓶等废弃物,都能做成灯罩、风车、树叶画等艺术品。”

志愿者刘志强的“点子”是依托秦岭北麓沿线村庄集体股份制合作社产业带动,建起“秦岭生态超市”。“购买实行押金制,例如矿泉水,游客买之前缴纳押金,下山后凭借带下山的矿泉水瓶退还押金。生态超市的收益也可以填补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功夫在诗外”。还有更多普通如你我的西安人,把守护秦岭的理念内化成日常生活中的态度转变和习惯养成。绿色出行、减少纸张浪费、拍摄环保短视频……志愿服务是一股能够触及人心的力量,能够唤醒更多人内心深处对秦岭的深切关爱,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并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人都是秦岭的守护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秦岭保护网中坚实的经纬线,串起青山绿水的清晰脉络。

http://shx.wenming.cn/zyfw/zywh/202412/t20241223_6853351.s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