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环,市民佩戴口罩出行(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新华社香港8月3日电(记者丁梓懿)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三波疫情,香港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同心抗疫,力求尽快遏制。连日来,特区政府数度收紧防疫措施,加大病毒检测力度,增设隔离设施,寻求中央政府协助,旨在迅速管控疫情,尽可能切断传播链。
香港7月初暴发的第三波疫情极为严峻,确诊个案在社区蔓延,连续十多天录得单日过百宗确诊个案,并有多个社区出现感染群组,公共医疗系统面临严峻考验。香港社会当务之急是增强病毒检测能力,对此,特区政府不断扩大病毒检测范围,同时寻求中央协助。
特区政府于7月底推出慈云山检测计划,为5个公共屋邨居民进行免费检测,同时还加强对街市租户、小巴司机及特殊学校宿舍部员工的检测。加上之前的计划,检测范围涵盖逾50万人。
2日下午,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7名“先遣队”队员抵港,迅速开展协助筹备临时实验室工作,大幅提升特区病毒检测能力。为做好对接,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已在此前召开的政府内部抗疫督导委员会上,就如何展开大规模病毒检测作出明确指示。
林郑月娥日前还通过短片呼吁全港市民同心抗疫。“为了保护我们的至亲,保护医护人员,保护香港,恳请大家忍耐,坚守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外出。”她在短片中表示,严峻的疫情令市民,特别是长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若未能遏制,会拖垮香港的医疗系统。
不断增加的新增确诊病例给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为缓解公立医院压力,特区政府已设立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社区隔离设施和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以缩短新确诊病人等候入院的时间,并腾出更多公立医院隔离病房供病情更严重病人使用。
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已于1日启用,当天接收了22位病人。亚博馆首阶段可提供约500张病床。据天水围医院急症科顾问医生李立业介绍,首周有14名医生驻诊,8月8日将增至28人。
目前,香港医管局已开始研究改建亚博馆二号馆,以提供更多床位,加快病人流转,预计可将病人留院时间由3周减至2周,每日可接收120名至140名病人。
据了解,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另一支援队“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也将启程来港,协助特区政府在亚博馆建设类似“方舱医院”的临时社区治疗设施。
为有效防控第三波疫情,特区政府连日来果断采取行动,从7月9日至月底先后5次收紧防疫措施,其中最严厉措施包括市民在所有公众场所包括室内及室外都必须佩戴口罩、在公众场所群组聚集的人数限制由4人收紧至2人等。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还多次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家中,减少社交接触及外出就餐,雇主应允许员工在家工作。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继续密切监察疫情发展,听取专家意见,检视防疫措施成效,适时调整策略。除了收紧限制社交距离措施外,还采取加强入境人士检测、利用超级电脑协助追踪个案等其他措施,可谓多管齐下。
此外,为避免人群聚集,特区政府参考多个国家和地区经验,决定推迟第七届立法会选举。香港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此举有助于保障公共安全和市民健康,确保选举在公开公平情况下进行。
“特区政府会继续全力专注抗疫,只有疫情稳定下来,市民的健康安全才有保障,经济才可更快恢复。”张建宗2日发表网志表示,特区政府采取的多项措施从公共健康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公众利益。中央政府高度关心港人健康,相关工作进展很快,特区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在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上的公共座椅被临时封闭(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在香港尖沙咀拍摄的抗疫宣传横幅(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推迟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的智能消毒通道(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跑马地的抗疫标语(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编辑:杨味 审编:木易
政 府 | | ||
---|---|---|
媒 体 | | ||
公益品牌 | | ||
合作伙伴 | | ||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