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电视 >
将社区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场景 《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发布
时间:2022-08-30 10:48:1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闫玉茹
摘要: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为社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

1983年,北京大栅栏街道团委组织街道区域内商户单位,为辖区19位老人提供送粮送煤、理发洗澡、打扫卫生等“综合包户”,被认为是首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的开端。随后,全区8个街道复制推广这种社区志愿服务模式,为137位老人提供“综合包户”志愿服务,形成了有组织、有任务、有制度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雏形。

1989年,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诞生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义务包户服务小组”,包括居委会的全体6名成员和居民中的7名“积极分子”,一对一地帮助社区的13个困难户。同年3月18日,新兴街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成立。30多年来,朝阳里社区注册志愿者已发展至3500余名,占社区居民的70%,为生活困难家庭提供帮扶、给居民义务理发……社区通过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

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着眼于推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民生诉求相吻合的志愿服务,以相对灵活的服务项目、相对专业的服务团队和相对固定的服务半径,用心做好“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特”的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是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各级团组织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将志愿服务同人民需求紧密结合,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入社区,围绕社区公共需求和社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需求,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针对离退休老教师、老专家空巢率较高等问题,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协会和清华大学梧桐公益协会于2013年联合发起的“感恩梧桐树”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在校生与离退休教师定期结对探访,举办沙龙、论坛、文艺汇演等活动,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形成隔代互助模式,既能满足“空巢”老人们精神上、生活上的需求,也能发挥老专家们学术、思想上的优势,帮助志愿者成长、成才,成为学生“生动的第二课堂”。

为解决暑假期间孩子没人看护的社会“痛点”,团苏州市委牵头并联合多部门,今年在全市社区、儿童关爱之家等场所开设1355个青少年暑托班,动员招募3268名青年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通过集中照护、特色课程、行业嵌入等志愿服务方式,提供线下课程8696场次,线上服务课程15075场次。社区志愿服务让民生实事项目更具暖心温度。

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吸引广大青年学子立足学校生活,服务燕园社区,策划实施的“家燕行动”推出“燕园名片”“平民学校”“燕缘行动”“校园开放日志愿服务”、“图书馆”志愿服务、“领航新燕”返乡宣讲等一系列有温度、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校园社区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有序高效参与社区与防疫志愿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级团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团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要求,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在属地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下,有序高效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广大青年志愿者不辞辛劳,服务在社区防疫一线。北京、吉林、湖北、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海南、新疆等地出台防疫志愿服务指引、规范,进一步明确防疫志愿服务规范流程及重点岗位,提出岗前培训、健康监测、舆情管理、物资保障等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志愿者有序安全参与服务。

今年8月以来,海南省各级团组织共招募青年志愿者6万余人,组织动员32.7万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总时长203.2万小时。西藏共招募抗疫青年志愿者3.2万余人,已安排上岗服务2.2万余人,防疫青年志愿服务内容涵盖社区搬运物资、维护社区核酸检测点秩序、帮助社区老年人使用藏易通小程序、为社区隔离群众送餐送水等各项服务。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切实增强了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试点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省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实施工作,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国强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年底启动实施“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工作,在广东、湖北两地全省范围内探索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推动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地区围绕社区和居民所需所盼,培育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实施关爱少年儿童、金晖助老、助残阳光、环境保护等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建立了包括日常管理、培训激励、风险管理在内的系列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湖北40个试点社区,2021年累计发起活动1764次,参与志愿者17290人次,服务时长达75435小时。社区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有96.38%的受访居民表示支持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87.9%的受访居民表示有意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受访社区工作者对青年志愿服务满意度高达99.16%,受访居民满意度高达98.36%。

今年7月,广东印发《广东共青团社区志愿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共青团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构建队伍、项目、阵地、机制“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推进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建立“四个一”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

团十八大以来,全团树立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对推动街道社区团组织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全面拓展提高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带动力,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成为基层团组织制度化常态化的社会功能,是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要求。

经团中央书记同意,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发布《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2022版)》(以下简称《指引》),对青年志愿服务服务社区行动的工作目标、项目、队伍、阵地、机制等方面提供执行层面的具体指引,旨在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城乡社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助力基层团组织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指引》强调,力争用2-3年时间,推动建有团组织的城乡社区,普遍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团组织主导的“四个一”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即:实施一批常态化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共建一批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形成一套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指引》要求,围绕疫情防控、重点群体服务及特色服务等实施一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相对稳定的服务功能;通过培育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骨干、动员辖区单位青年志愿者、拓展区外青年志愿服务力量等培育一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通过用好已有阵地、拓展社区网络服务阵地等,为社区志愿服务便利开展提供支持保障;通过建立疫情防控志愿者预招募机制、推广志愿服务供需结对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激励机制等建立一套以团组织为主导的社区青年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