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曾甜 通讯员 张玉玲 田苗)“我来西乡10年了。”《爱在桃源》杂志创办人郭媛说道,“这里不仅是我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被爱吸引,定居西乡
来到西乡的第一站,郭媛就选择在桃源居定居。“第一次来桃源居的时候,就被桃源居正大门口那个大大的‘爱’字雕塑吸引了,在步行街的文化广场还看见一面刻着《桃花源记》图文的文化墙,这点点滴滴无不昭示着桃源居开创者‘建设充满爱的理想社区’的初衷。”郭媛兴致勃勃地介绍道,“这里有全国首家社会基金会,早年就设有公益中心、儿童中心、女子大学、老年大学、体育中心、图书馆等社区组织和设施;社区管理通过一个个社团将居民连接在一起,文化活动丰富,邻里关系亲密。”
桃源居大门口红色的“爱”字雕塑。
桃源居正大门。
常年从事传媒和企业内刊编辑工作的郭媛,初次来到桃源居就萌生一个念头:一个企业可以有内刊,一个社区为何不能?于是郭媛便策划并创办了以“记录社区文化 传递生活资讯”为宗旨的社区内刊——《爱在桃源》杂志,这本将公益文化与商业广告完美结合的杂志,创刊第一期就有七个商业赞助,并得到了近十位社区文艺爱好者的参与策划和投稿,这令郭媛信心满满。还记得郭媛在杂志创刊词中写道:“希望今后的每个月大家都有杂志相伴,就像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老朋友。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在桃源》杂志。
为爱传播,创业西乡
当杂志做到第三期的时候,有幸得到了时任社区工作站党委书记杨贤辉的鼓励。杨贤辉是典型的“深圳式”社区父母官。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他的支持下,桃源居诞生了全国首个社会基金会,一时成为全国争相学习的社区管理标杆。他给予了杂志颇高的评价:“杂志一方面有社区商业赞助,一方面助力社区文艺发展,这是一种创新的社区传媒形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大有可为。”
桃源社区保安将《爱在桃源》杂志发到每家每户。
同时,杂志也得到桃源居集团董事长、桃源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李爱君的认可。桃源居社区基金会经过严格评估,将杂志列为桃源居社区基金会赞助的项目。李爱君指导杂志内容“要多关注民生,关注社区文化”;同时,杂志还得到了社区物业的支持,每月印刷1.3万册,由社区物业保安派发到每家每户家门口。有了社区各方的支持,杂志发展如鱼得水。
《爱在桃源》杂志内页。
此外,杂志也有幸得到周边学校、艺术家、商铺的大力支持。“一袭素衣咏诗意,几缕墨香惹桃李;看似瑶池仙境容,也道盐油酱醋米。”这是郭媛认为的《爱在桃源》杂志的风格和内容写照。杂志最大的特色就是将社区文化与社区传媒完美结合,广告与商业文化结合。“商业也可以文艺,广告也可以养眼”,社区商家也普遍认为,这样的广告更能深入人心,广告效果更好。
为爱奔赴,服务西乡
据统计,杂志创办49期以来,一共得到了桃源居200多家商家的支持,刊登1000余篇社区文艺家的投稿和社区人物专访,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也结交了很多商家朋友。期间,应社区各界朋友呼声,在杂志的基础上,郭媛还成立了爱在桃源商家联盟,爱在桃源小记者团,创办了爱在桃源早教机构、爱在桃源教育城,多次发起各类公益活动。其中,爱在桃源商家联盟、爱在桃源小记者团得到了社区工作站领导的揭牌支持。从此,“爱在桃源”通过一本杂志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串起一个社区的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在桃源居家喻户晓。
时任桃源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江雪梅(左七) 与《爱在桃源》杂志商家联盟代表合影。
爱在桃源商家联盟,是社区爱心商家自发组织成立的。大家不仅共同恪守“诚信经营”的信条,定期进行商业交流,抱团取暖,还会热心参与家园建设。在发生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大家在社会工作站的指导下,第一时间组织在一起,为社区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为提高社区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杂志策划并组织了爱在桃源小记者团、跳蚤市场、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带领社区青少年去社区机构、深圳市知名企业、工厂、农庄实地考察并采访。系列活动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3-09/07/content_30460441.htm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
政 府 | | ||
---|---|---|
媒 体 | | ||
公益品牌 | | ||
合作伙伴 | | ||
(排名不分先后) |